XINYAN
Xinyan XU is a visual artist and spatial designer based in Ningbo and Shanghai. Her artistic focus is on supermodernity, contemporary culture, and metropolitan experiences. She uses spaces, places, and computational techniques to create visuals, spatial experiences, soundwalks, and art installations.
创作者及设计师,现居宁波和上海。她通过空间、地点及数字媒介来探索城市超现代化背景下的人际关系、都市体验和网络文化。
Spatial works at naynix
Contact xinyan at xuxinyan_at_yahoo_dot_com 遛弯儿 16分钟特别企划 | THEWALKS SW16-PLOT
城市探索|声音体验
遛弯儿从这里开始
再一次想起这里,是一次听某档播客主播提到了鲁迅的故乡。
文里写到“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
我那一股文艺心又开始作怪。在外求学10多年,回到了出生地的我,又有什么故乡可以想念呢?无奈好的文字还是让人想要想出一个可以于之匹配的画面,好让自己和作者跨越时空的微小共振有一些站得住脚的佐证。或许每个人记事的方式不同,我对自己快30年的人生片段是根据自己住在哪出归类划分的。要是真要说能给我‘故乡’感的住处,或许就是我从记事起的那个小区‘王隘二村’。
现在的‘王隘二村’是什么样子?我突发奇想在地图上搜索,地名还在,卫星图却显示那里现在是一片巨大的停车场。停车场!?一个典型的‘非地方’。
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片什么样的住宅吧,我的记忆也模糊不清了。
记忆里有一个副食品小店,某个一楼发生过一场大火,夏日pongpong的篮球砸在水泥路上,蓝色的饮用水桶叠上三层,一个全是石头的沙坑,公园里松树下的有个大白鹅雕塑,能零元购外贸小玩意的车棚,蓝黄色的滚筒健身器材...这些破碎的记忆附着在实体的物件上,能记得起一些这个,也能记得起一些那个,但怎么描述她们在哪里呢,我没有影像了,我的言辞也多有偏颇。但藏匿十多年的记忆突然涌现,复杂的情绪也随之而来。
是什么让一个非地方也意义非凡?
我们与一个已不复存在的地方,是何关系?
当城市现代化的速度快过我们记忆的速度,该如何保存我们的记忆?
THEWALKS SW16-PLOT 现场体验
在地图应用中输入坐标 29°51′24″N 121°33′21″E,抵达后,以唯一剩下的建筑配电房作为起始锚点。
在数字罗盘显示的页面,缓慢移动或旋转身体,搜寻场地上曾存在过的‘幽灵建筑’。
在搜寻到建筑后打开网站,点击应用与小屏幕上浮现的相应的颜色区块,聆听建筑背后的记忆。
THEWALKS SW16-PLOT 网页体验
滑动网页,借用卫星地图时间轴,观察这片区域的变迁。拖拽彩色图块至场地各处,探索它们曾存在的位置与关联记忆。
在层层叠叠的新旧场地照片之间,探索,重新记起,封存记忆。
THEWALKS SW16-PLOT ‘遛弯儿’16分钟特别企划 声音体验
展于纽约布鲁克林 Clive Davis Gallery